分布各地的数据中心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迅速,有可能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。多位专家建议,优化数据中心空间布局,出台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,调整数据中心用能结构,构建数据中心高效节能体系。
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洪强2月10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维持服务器、储存设备、备份装置、冷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运行,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迅速,数据中心正面临严峻的节能降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,如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尤其值得关注。
数据中心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
近年来,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,数字经济逐渐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。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,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,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38.6%。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承载体也与日俱增,建设体量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。
蒋洪强介绍,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贯穿其全生命周期过程。其中,运营阶段最多,包括机房内服务器运行、空调设备的制冷和运行、办公区域人员用电以及其他装置设备用电等。
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(标准机架为换算单位,以功率2.5千瓦为一个标准机架)达到543.6万架,较2020年增加27%;电能利用率(PUE)达到1.35,碳排放强度(CUE)为0.82。
2021年,全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达到2166亿千瓦时,较2020年增加44%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.6%左右;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.35亿吨,较2020年增加3915万吨,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.14%左右。
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《绿色数据中心白皮书2020》介绍,近年来,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不断提高,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率为1.46,部分优秀绿色数据中心已全球领先,电能利用率可达1.2~1.3。但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仍在高速增长,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。
蒋洪强等专家所做的预测结果显示,到2025年,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将达到759万架,较2021年增长40%,能源消耗总量达3500亿千瓦时,较2021年增加62%,约占全社会用电量4%,电能利用率1.30;二氧化碳排放2.1亿吨,较2021年增加54%,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接近2%,碳排放强度为0.76。
从重点区域来看,长三角机架规模最大(192.9万架)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能源消耗总量(1111亿千瓦时)和二氧化碳排放量(8657万吨)最多。
开展数据中心政策规划项目环评
蒋洪强介绍,到2030年,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将达1125万架,较2021年和2025年分别增加107%和48%;能源消耗总量5915亿千瓦时,较2021年和2025年分别增加173%和69%,占全社会用电量5%以上,电能利用率降到1.30以下;二氧化碳排放约3.4亿吨,较2021年、2025年分别增加152%、64%,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接近3%。内蒙古、甘肃、贵州和宁夏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机架规模占比上升到14%,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13%。
上述专家预测,“十四五”“十五五”期间,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,在钢铁、水泥、化工、有色等行业逐步实现碳排放达峰并进入平台期时,数据中心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的少数行业。
第一财经记者在多地采访时了解到,目前,一些数据中心在推进节能绿色低碳方面已取得成效。
“目前数据中心相关政策已关注到其高耗能属性,但对于供电侧的改革较为被动,数据中心可能是2030年碳达峰难度最大的行业之一。”蒋洪强说。
蒋洪强等多位专家近日建议,开展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政策、规划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。制定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“三线一单”(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)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准入清单,制定节能审查、能耗双控、碳排放影响评价等技术规范。